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· 新闻中心 · 公益 | 警示

新闻中心

【反诈宣传·公益警示】假的!假的!已有人收到!赶紧扔!

发布时间:2025-04-28
字号: + - 14

近年来

国家对各类消费补贴政策的

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

你有没有趁着这波优惠

  买买买呢?

但是,请注意!!!

诈骗分子也正在蠢蠢欲动

打着“国家补贴”的幌子实施诈骗

真实案例

伪造“财政部文件”诈骗  

近日,李先生收到一个信封快递,打开是两张纸:一张是“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件”,另一张是“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协议书”。

看见这么正式的文件,李先生毫不怀疑,扫描了文件后面的二维码,下载了一个叫“富国安邦”的APP。

注册后,APP客服要求李先生提供身份信息进行核实,随后称李先生符合领取扶贫资金条件。两天后,客服称补贴已发放至APP钱包,但提现需缴纳3万元“第三方平台运作费”。

在对方的指引下,李先生通过ATM向对方提供的账户汇款3万元。随后发现补贴仍然不能领取,意识到被骗。  

假借“人社部补贴”盗刷银行卡  

前几天,吴女士突然被拉入一个微信群中,群内发布“2025年国家财政补贴”声明,要求扫码申领。

微信图片_20250604150817.jpg

吴女士扫码后,在打开的链接内填写了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信息,页面跳转至“手机验证”页面,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。

没想到,输入密码后银行卡被扣款了5000元,补贴也迟迟不到账,方知自己被骗。  

这样的骗局还有不少,除了伪造财政部、人社部文件,还会伪造“国家乡村振兴局”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”等相关文件。

这些文件通通都是假的!

微信图片_20250604150819.jpg

微信图片_20250604150822.jpg

套路解析

这类诈骗,一般有以下套路:

1. 冒充权威部门:伪造“财政部”“人社部”红头文件/声明,利用公章、官方话术打消疑虑。 

2. 虚构高额补贴:以“扶贫资金”“财政补贴”等名目吸引关注,宣称“无需申请”“自动到账”。 

3. 诱导扫码操作:通过快递、群聊推送含二维码的虚假文件,扫码即跳转钓鱼网站或下载涉诈APP。 

4. 套取关键信息:以“验证身份”“激活账户”为由,索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。 

5. 层层收费陷阱:提现时编造“手续费”“解冻金”“运作费”等理由要求转账实施诈骗。  

蜀黍一声长叹:

别的不说,政府发放补贴,会这么随便吗?会收取费用吗?

警方提醒

01

对于来源不明的快递包裹,尤其是内含扫码领奖、补贴等信息的,切勿轻易相信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;

02

不要轻易扫描未知二维码或提供个人信息给陌生人,尤其要保护好验证码和银行卡密码。保护个人信息是防范诈骗的第一道防线;

03

国家各项福利和政策都有正规的申请渠道和流程,切勿相信私人广告,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网络链接、下载不明APP,更不要随意向陌生人转账汇款,以免上当受骗。

天上不会掉馅饼

收到陌生快递时,不要轻信

不要随意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

不要点击陌生链接

更不要随意填写

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

及验证码等信息

避免掉入骗子的陷阱

如遇可疑情形

请及时报警

来源: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

Baidu
map